一、市場主體發展總體情況
(一)市場主體期末實有情況
截至2021年2月底,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81.78萬戶,同比增長15.42%。
從主體構成看,我市企業668509戶,同比增長16.63%,占比36.78%;個體工商戶1131003戶,同比增長14.51%,占比62.22%;農民專業合作社18300戶,同比增長29.92%,占比1.01%。
從區市分布看,市場主體總量最多的為黃島360427戶、最少為市直11241戶,同比增幅最高為保稅43.73%,最少為市直-2.57%。其中,企業數量最多為黃島135274戶、最少為高新10669戶,同比增幅最高為保稅43.73%、最低為市直-2.57%。
(二)市場主體新登記情況
2月份,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4118戶(日均增加504戶),同比增加83.78%。
從主體構成看,企業6494戶(日均增加232戶),同比增加68.54%,個體工商戶7577戶(日均增加271戶),同比增加98.66%,農民專業合作社47戶(日均增加2戶),同比增加213.33%。
從區市分布看,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最多為黃島3165戶、最少為市直17戶,同比增幅最高為保稅163.41%、最低為市北31.85%;新登記企業數量最多為黃島1320戶、最少為市直17戶,同比增幅最高為保稅163.41%、最低為高新13.16%。
從行業分布看,新登記市場主體主要分布于批發和零售業、租賃和商務服務業、建筑業,分別為17037戶、3605戶、2995戶。
(三)新設外資企業分布情況
1.行業分布。從新設企業的戶數上看,排在前三位的是批發和零售業、租賃和商務服務業、制造業,分別為28戶、16戶、6戶,分別占新設外資企業戶數的41.79%、23.88%、8.96%。
2.產業分布。第三產業占據主導地位,新設立外資企業60戶,占本月新設立外資企業戶數的89.55%;第二產業(采礦業0戶,制造業6戶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0戶,建筑業1戶)居第二位,新設立外資企業7戶,占本月新設立外資企業戶數的10.45%;第一產業居第三位,新設立外資企業0戶,占本月新設立外資企業戶數的0%。
3.投資地區分布。從投資國別及地區看,外商投資主體多以香港、韓國、澳大利亞為主。
(四)本市外資企業注銷登記情況
2021年2月份全市共注銷外資企業32戶,同比增長113.33%。外資企業的注銷數與新設數比例為1:2.09。
二、食品及藥品經營單位發展情況
截至2月底,全市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5.4萬家,其中食品生產單位2245家,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2937家;食品攤點9930家,食品銷售經營者116782家;保健食品生產者17家,保健食品經營者16020家。全市共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各類型餐飲單位91700家,比上月增加198家,其中餐飲經營單位83401家,單位食堂8299家;全市取得小餐飲備案登記證的小餐飲單位數量達到14168家。
截至2月底,全市共有藥品化妝品經營單位8.4萬家,其中藥品經營者4904家,化妝品經營者6.1萬家,藥品使用單位7141家,醫療器械經營者11123家。
三、品牌創建情況
參與各級標準制修訂和標準化活動情況。目前,全市主導或參與提出國際標準提案147項,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300余項、行業標準1500余項。19家企事業單位分別承擔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分)技術委員會秘書處26個。
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情況。2021年2月,全市有208家企業,自我聲明公開標準430項,涵蓋674種產品,其中國家標準19個,行業標準44個,地方標準0個,企業標準366個,團體標準1個。截至2021年2月末,全市5678家企業在“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”上自我聲明公開了32892項標準,涵蓋71142種產品。從全省看,濰坊34778項、青島32892項、濟南27500項,上報產品標準數量位居全省前三位。從市區分布看,城陽區6397項、西海岸新區5175項、萊西市4471項、膠州市4201項、平度市3866項、即墨區2327項、嶗山區1656項、李滄區1343項、市南區1328項、市北區1133項。從標準類別看,團體標準27項,占0.1%;國家標準2185個,占6.6%;行業標準1399項,占4.3%;地方標準28項,占0.1%;企業標準29253項,占88.9%。從產品類別上看,活體動植物材料及附件和用品最多,40753個,占57.25%;其次是工業生產和制服務為5090個,占7.15%。食品、飲料和煙草制品,4109個,占5.77%。